一份突然冒出来的最后通牒,指向了8月9日。它像个引信,瞬间点燃了三场不一样的危机。在华盛顿,这被看作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又一次急于求成的政治豪赌。
但在基辅,这份通牒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来说,究竟是稳住岌岌可危权力的“救命稻草”,还是加速其坠落的“催命符”?没人说得清。
而莫斯科,则直接把它看作一种赤裸裸的外部羞辱,必须硬碰硬地顶回去。一场表面上为了结束冲突的极限施压,反而把所有人都逼到了悬崖边上。
特朗普的算盘
近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给俄罗斯划出了一道红线。最初,他给了俄方50天时间达成和平协议。可没多久,这个期限就急剧缩短,变成仅剩10到12天,要求在8月9日前必须见到成果。
这可不是简单的斡旋。特朗普否认自己曾鼓动乌克兰袭击莫斯科,他强调的核心是“赶紧结束乌克兰冲突”,因为在他看来,普京“非常失望”,并没有兑现和平承诺。
这种极限施压的背后,是特朗普“美国不能再当冤大头”的明确立场。想想看,去年乌克兰反攻,砸进去430亿美元,结果只推进了18公里,还损失了超过12万兵力。
更让人头疼的是,预计到2026年,乌克兰的军费需求将高达1200亿美元。这么一个“无底洞”,让美国财政压力巨大,国内的反战情绪也日益高涨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特朗普急需一场漂亮的外交胜利。他想把结束俄乌冲突包装成自己的个人功绩,以此转移国内矛盾,削减财政开支,更重要的是,在今年大选前展示强硬姿态,巩固党内地位。
这份通牒的时机也选得意味深长。8月8日,欧盟第18轮对俄制裁生效。接着,8月12日又是中美关税休战期结束的日子。
特朗普显然想把美俄、美欧、中美这三盘棋联动起来,试图最大化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。他甚至放话,若不遵守期限,将对俄罗斯加征100%的关税。
所以,这所谓的“和平期限”,根本目的不是真和平。它更像是特朗普为自己量身打造的一件政治工具,其攻击目标不只指向莫斯科,也包含了基辅那个“无底洞”和国内的反对者。
泽连斯基的苦衷
面对特朗普突然缩短的通牒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反应神速,立刻公开称赞这份声明“来得正是时候”。可这声“好”字背后,藏着他多少骑虎难下的无奈和绝望?
泽连斯基在国内的政治处境非常艰难。他的支持率从2022年的84%一路狂跌,现在已经不足45%。反观乌克兰前总司令扎卢日内,即便已被解除职务,其支持率依然高达70%。
扎卢日内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,他的军事主张与美国国防部的思路高度契合。他近期甚至在罗马会议上,公开质疑泽连斯基的计划,这无疑加剧了基辅内部的权力斗争。
英美方面也嗅到了“换马”的味道,扎卢日内成了热门人选。这种外部压力,加上国内反腐机构问题导致欧盟威胁冻结援助,泽连斯基的日子可谓内外交困。
军事上,去年的反攻没捞到什么便宜,反倒是伤亡惨重。经济上,军费需求如同一个巨大黑洞,乌克兰高度依赖西方援助才能勉强支撑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特朗普的最后通牒,无论多么苛刻或充满不确定性,都成了泽连斯基唯一能抓住的“救命稻草”。
即便这根“稻草”有毒,特朗普也可能随时抛弃他,泽连斯基也必须紧紧抓住,以求在内外交困中,能有一线喘息和自保的机会。
所以,泽连斯基的“高赞”不是真心拥抱和平,更像是一场无奈的政治赌博。他试图利用特朗普的外部压力来稳固自身地位,却很可能适得其反,加速自己被“后台老板”抛弃的进程。
俄罗斯的底气
面对特朗普咄咄逼人的最后通牒,俄罗斯方面的反应异常“硬气”,丝毫没有要屈服的意思。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一开始就说了,如果基辅确定谈判日期,30天就够了,没必要等50天。
可随着期限缩短,俄罗斯的回应也越来越强硬。梅德韦杰夫等官员接连放话,直言制裁根本无法逼迫俄罗斯就范。
俄罗斯敢这么“硬”,首先是因为它有军事底牌。普京近日在海军节上就强调,要大力加强核潜艇部队建设。比如,最新型的“波扎尔斯基大公”号核潜艇已经完工。
此外,还有2艘“北风之神-A”级和6艘“亚森-M”级核潜艇正在加紧建造。这种不对称的水下核力量,被视为俄罗斯对抗西方威慑的根本保障。
经济层面,俄罗斯也展现出了某种韧性。俄方专家普遍认为,俄罗斯经济已经稳住了,西方制裁反而增强了俄罗斯的主权和自给自足的能力。
因此,俄方官员科萨乔夫更是直接表态,冲突的解决不取决于其他国家首都的声明,而应在战场上见分晓。
不过,俄罗斯也并非完全关闭了外交大门。虽然官员们言辞强硬,但俄方也透露出普京计划9月访华的消息,并且不排除届时与可能到访的特朗普会面。
这表明,莫斯科在“边打边谈”的策略上,保留了相当的灵活性。俄罗斯的强硬姿态有军事和经济实力作为支撑,但它并未完全切断与“话事人”当面对话的可能性。
结语朗普的骰子已经掷出去了,可最终会摇出什么点数,这盘棋谁输谁赢,还真不好说。8月9日的最后期限,很可能像他过去很多承诺一样,最终不了了之。
但无论如何,这份通牒所撬动的连锁反应,是实实在在的。如果西方“换马”乌克兰领导人的计划因局势激化而加速,乌克兰内部可能先于俄乌战场爆发动荡,让俄罗斯坐享其成。
如果特朗普为了“面子”强行对俄罗斯加征100%关税,美俄关系无疑将跌入冰点,全球局势的紧张程度也将进一步升级。
这场由最后通牒导演的大戏,真正考验的,与其说是俄罗斯能否在12天内低头,不如说是乌克兰能否在内部权力风暴中幸存。
同时,也在考验特朗普,他有没有能力控制住自己亲手点燃的这把火。最终的赢家,或许根本不在一开始的赌局之中。
联华证券-炒股开户在线股票配资平台-郑州股票配资平台-配资炒股理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